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图片绘制:钟金叶王宇峰
工笔写生戏画像《同光十三绝》,清末画师沈蓉圃所绘,展现了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和昆腔衍变为京剧的13位著名演员、京剧奠基人,对了解当时演员的扮相、服饰及前辈艺术家的风采,是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本版邀请京剧院团的青年演员、戏曲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结合他们的成长故事,分享学习实践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心得感受。
——编者
让更多青年戏曲演员登上舞台
孟广禄(中国文联副主席)
戏曲传承发展,敬老人、推新人,传递接力棒,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京剧,十分重要。
对年轻演员而言,不忘初心,精进技艺,这是第一条。年轻演员要耐得住寂寞、练得了苦功,做自然成熟的果子,而不是被激素“催熟”的果子。
我曾有幸拜裘派名家方荣翔先生为师。当年,方老师住在济南,我在天津工作。学艺心切,我频频乘火车登门求教,每每凌晨到达,老师一家还未起床,我就坐在楼道里等。我每次都带上一个录音机,白天学,逐字逐腔地练唱,晚上回到住宿的小旅馆则专心听录音。因为住不起单间,又怕影响同室旅客的休息,我就蒙在被窝里,一遍遍听,反复小声吟唱。就这样,我学到了诸多裘派代表剧目或唱段,从中领会到艺术精髓。
方老师德艺双馨。环境造就人,我和老师待在一起,受老师的影响。他就是一个传递接力棒的人。
戏曲舞台需要这样的传承。青年戏曲演员登台比较难,排一出戏,每一关都要过。登台演出如同打靶训练,上场了,才知道在哪儿扣扳机。现在,全国的院团都应该给青年人搭建平台。可以鼓励年轻人自己报戏,团里一块儿评审,以老带新,觉得哪块儿不行,就多提点。一点一点地磨练,就能推出新人。
青年演员要和观众建立联系。一次不熟,两次不熟,三次就熟了,慢慢地,观众熟悉他们了,青年演员在台上也练出来了。京剧不仅是传统的艺术,更是时代的艺术,上舞台,才能赢得更多年轻观众。
从技艺的层面,京剧艺术还需要创新发展。在继承戏曲名家优良传统、艺术宝藏的基础上,精心研究,仔细琢磨,恰到好处地进行创新,注重新元素,尤其是视觉表达。拿《探阴山》来说,包公出场前有一句闷帘导板,“扶大宋锦华夷赤心肝胆”。原来的唱腔是“扶大宋呃”,我减去一个“呃”字,加重了包公的分量,也强调了花脸脑后音的音色美,观众听来,很是受用。再比如《盗御马》中,“御马到手精神爽”一句,我运用裘派演唱技巧,改变了原来的一字一板的节奏形式,突出了窦尔墩盗御马得手后洋洋自得的心情。这些创新都得到了行家的赞同、戏迷的认可。
在与青年演员、年轻观众的交流中,我感到京剧的前景无限,以及京剧传承发展的重任。戏曲艺术的图谱,要不断填补新的色彩,才能跟上时代。我们要抓住新时代京剧发展的好时机,做出一些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戏曲精品。
沉住气,守住传统,这是根
王珮瑜(上海京剧院演员)
我常常回忆起自己的学戏经历。14岁我正式进入京剧的世界。那时学戏可不像现在有这么多先进的教学工具,一切全靠“口传心授”和反复练习。记得进戏校开蒙戏学唱《搜孤救孤》,王思及老师带着我一句一句学。他告诉我:“学戏,更是学做人。沉住气,守住传统,这是根。”
小时候的我不懂什么是“根”,只觉得模仿老师,唱准唱对就够了。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才明白,京剧之所以能传承200多年,靠的正是对传统的敬畏。没有前辈名家们创排的经典剧目,没有他们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就没有今天的京剧百花园。
但仅守传统是不够的。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审美和生活方式都在改变,京剧必须创新。这些年,我一直在尝试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推广京剧:音频节目、短视频、跨界合作……
有人曾质疑:“京剧这么庄重,为什么要用这些‘花哨’的方式呈现?”我用实践告诉他们:艺术为民,才有生命力。我把京剧的舞台呈现掰开揉碎,做成短视频;把京剧的服饰、脸谱设计融入文创周边;把实时直播和弹幕形式融进京剧清音会……我希望京剧不只是舞台上的艺术,而是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符号,让更多人听得懂、感兴趣,愿意去感受它的美。
在推广京剧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青少年的培养。2022年,我成立了“瑜音社京剧小科班”,招收了一批热爱京剧的孩子,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训练,他们不仅学会了唱念做打,还从京剧中体会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个孩子在作文里写道:“学京剧让我学会了坚守和坚持。”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会继续扎根舞台,与同仁们一起,用传承与创新书写京剧的新篇章。无论是经典剧目的传承,还是新形式的探索,我们都要让京剧与时代同行,让它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成为更多人热爱的艺术,让这朵国粹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守正不守旧创新有尺度
谭正岩(北京京剧院演员)
转益多师,虚怀若谷,精益求精,是京剧流派艺术得以形成的原因。我10岁开始学戏,12岁时,家人把我送到北京戏曲学校。自己家人没法教自己的后代,这是梨园行的传统。我的天祖父谭鑫培将曾祖父谭富英送到富连成坐科,高祖父谭小培把祖父谭元寿送到富连成第六科“元”字科。到父亲谭孝曾,再到我,都是科班或者戏校坐科才出道,没有一个全靠家学。
对京剧人来说,启蒙老师非常重要。在进戏校之前,马派传人安云武老师给我开过蒙。进戏校后,给我文戏开蒙的是张庆良老师,武戏开蒙的是钱荣顺老师。十二三岁的时候,我跟着曲永春老师学武戏。18岁时,李金声老师告诉我,武生的舞台感不仅仅是一招一式地学动作、练技巧。在中国戏曲学院,我跟着马玉璋老师学武戏。进入北京京剧院工作后,有机会跟杨少春爷爷学武戏。杨爷爷对武生的理解,对技和艺、道与术的认识,对我影响很深。一些在校的老师很少有机会跟观众见面,他们身上有老黄牛一般的精神,出最大的力,却不求出多少名。他们对于京剧的传承功德无量。
小时候,我对文戏用心少,导致有点偏科。我的嗓子长过息肉,尽管治疗好了,但唱到某个音,还是会不自信地躲一下。但上了台,就得让观众听着舒服,这是演员的天职。最近4年,我咬咬牙,把烟、酒、辣椒、冷饮、熬夜全都戒了,只要不下雨,每天早上6点准时去公园喊嗓子。有朋友说,你把这些都戒了,生活还有什么乐趣?我跟朋友说,要是把乐趣都放在生活里,那在台上可能就没乐趣了,呲花转轴招人骂了。演员要想在台上迎来掌声,生活中就得严格约束自己。
我身边有很多老师成名成角儿了,为了保持舞台上的完美,依然坚持每天练功,一点儿也不含糊。60多岁的李宏图老师,坚持每天必须踢满800腿。如果他上午有事没踢满,剩下多少,当天一定会补上,赶上晚上有演出,他就在后台踢。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杜镇杰、张慧芳老师吊嗓子。我问张老师,您都这造诣了,还需要每天吊嗓子吗?张老师说,熟能生巧嘛,不光是武戏,文戏一犯懒,也会退步。
京剧艺术传承发展到今天,靠的就是守正创新。我的理解是,守正不守旧,创新有尺度,守正和创新并不是两件事。新编戏《玉麒麟》是我近期比较满意的作品。这部戏,没有导演、没有作曲,唱腔是演员和琴师“碰”出来的。琴师了解我的声腔声线,他按照我的条件和人物塑造的要求去设计唱腔,不少唱段,我唱起来得心应手。这是回到了传统。这个戏的创新在于,我为塑造的水浒人物卢俊义设计了一套枪,化用武术里的枪法,又结合了京剧的亮相技巧、武戏程式,观众觉得很新颖。
近来,我体会到,表演和表现是京剧演员是否成熟的分水岭。刚学戏时,老师怎么演,我就怎么演,甚至一个眼神看过去,却不知道要看什么,只是把老师教的程式,以像老师的方式演出来。随着舞台经验的积累才慢慢开悟,向表演过渡。作为京剧演员,规范传承是第一位的,但规范之后要有一定的升华,横平竖直就失去了风格,观众也就觉得没意思了。
爷爷80岁时,曾有重新录一遍“音配像”的念头,他觉得以前录得不够好。我现在40多岁,后面的路还很长,京剧的传承传播,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我去做。传承要从更小的娃娃抓起,最近,我和几位朋友谋划打造“谭家班”,面向从三四岁起的小朋友传播京剧艺术。从艺路上的每个阶段,都有新的起点,无论从何时努力,都不算晚。
“传帮带”让我受益良多
杜喆(国家京剧院演员)
“传帮带”是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优良传统,我从中受益良多。
我以前在北京京剧院工作,后来调入国家京剧院,进入一团。当时,我在舞台上会有一些随意性的表演。一次演出结束后,剧院的一位老艺术家找到我,建议我在排练时多做对比和尝试,找到最准确的表演方式,然后固定下来。“表演不能今天一个样儿,明天又一个样儿。总在变化,那跟你搭戏的演员怎么办?乐队怎么配合?这会让整场演出都显得不够严谨,不够精彩。你要是有哪些地方拿不准,可以来找我,咱们一起研究。”我深深感激这位前辈的指点,使我终身受益。
每天,各个演出团都会安排集体练习基本功。这既是帮助演员和演奏员们提高业务水平,也能提高团体的凝聚力和配合默契度。我10岁开始学戏,苦练基本功,后来慢慢地演文戏较多,武功就疏于练习。在调入国家京剧院之后,看到无论年长年幼,大家每天都在坚持练功,顿时心生惭愧。当我开始恢复武功训练,师兄弟们也热情地帮助我。正是这样良好的氛围,使我在武功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也排演了一些以武功为主的剧目,奠定了文武兼备、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
剧院特别重视70年来留下的宝贵财富——当今还健在的老艺术家们。剧院想方设法为青年人才创造条件,一对一向老艺术家们学习,全力支持各行当、各流派、各工种的收徒拜师活动,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计划,巩固强项、补齐短板。基本功不够扎实的,就加强基本功训练;唱腔不够优美的,专门请老师来进行嗓音训练、打磨唱腔技巧;表演功力不够的,请老师来加强表演训练。同时,选出适合补短板的剧目,“以戏带功”,在表演中进行训练。我有幸拜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光先生门下。根据我的个人条件,先选择了两部师父的独创剧目《汉宫惊魂》《平原作战》钻研学习,并在今年的元旦演出季中作为拜师专场汇报演出,把剧目搬上了舞台。
剧院还提出建设“学习型剧院”和打造“学者型演员”,提升演职人员的文化素养。在这里,我们有很多学习的机会,可以聆听各艺术门类的大师讲座,观摩各国艺术团体的演出,走出国门和世界各地不同类别的艺术家们交流。一个合格的艺术工作者应具备高层次的艺术鉴赏力,并且能够海纳百川,融会贯通,运用于京剧舞台创作中。
培养优秀的艺术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我会继续努力,向着成为一个优秀京剧艺术工作者的目标走下去。
为戏曲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尹晓东(中国戏曲学院院长)
作为曾在国家京剧院工作、现在从事戏曲教育的戏曲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一股暖流在胸中激荡,内心充满振奋。
培养京剧人才,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精神的传承。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戏曲拔尖创新人才,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戏曲美学形态的新创造和中国戏曲的新境界,都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
崇德尚艺是京剧人才成长的基石。京剧演员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在戏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将德艺双馨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思政教育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让戏曲艺术在薪火相传中始终保持纯净与高尚。
守正创新是京剧艺术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鼓励青年人在剧目创作、表演形式、舞台呈现等方面大胆创新,融合现代科技与多元文化元素,让戏曲艺术更加贴近时代、贴近观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敢于突破,为戏曲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们将以培养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戏曲人才为使命,努力让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不负这一方舞台
唐恺(湖北省京剧院演员)
每一位演员都渴望舞台。犹记得10岁那年,我第一次站上戏校舞台,表演《夜奔》。那种紧张、兴奋又期待的心情,在日后的岁月里始终伴随我。直到有一天,锣鼓急催里出场瞬间,我忽然意识到,当初那个懵懂孩子的心情,其实是一名戏曲演员对舞台最本能的反应,犹如战士自战壕一跃而出前的“临战”状态。
15岁那年,我第一次舞台表演出现失误。有人安慰我说,这类失误会贯穿我们的职业生涯,演员会渐渐习惯和淡忘。可是我想,为什么要淡忘呢?青葱少年因失误而产生的沮丧无措,不正是对舞台敬畏的底线吗?那年的感觉,至今留存于心,因为不敢忘,所以自己前行路上,才有数年如一日的警醒和原动力。每一个真正热爱京剧的青年演员,或许都有过同样的心境。
30多年的从艺之路,四功五法,长靠短打,学艺傍身,必定要在舞台上直面各种竞争。有时站在观众席,凝视空阔的舞台,会觉得:如果这方舞台是我一生的战场,那么最大的对手应该就是自己了。青年演员唯有不断打磨技艺,为观众献出精湛的演出,让观众欣赏到、体会到京剧艺术之美,方不负这一方舞台。
回望职业生涯,我有幸得到李玉声、张幼麟、王平、倪海天、米福生、杨长秀、程树强、周龙、董和平等诸多前辈的倾情指导和传授,也得到了湖北省京剧院的大力支持和培养。剧院根据我和其他青年演员的特点,从全国聘请多位京剧名师传授剧目和技艺。而我从这些前辈良师身上感悟最深的,是一名演员精益求精的舞台追求。因为如此,35岁那年,我才能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
同时,我也切身感受到了集体精神在舞台彰显的优良传统。由我领衔主演的京剧《马超》排演期间,全院齐心协力发扬“一棵菜”精神。凭借该剧,我摘得“梅花奖”,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而是属于大家的。
记得我的师父、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平曾说过:“人做一件事,坚持一天很容易,坚持一辈子很难,但是只要你长期坚持,它就会刻在你的骨子里。”曾几何时,穿行于都市的车水马龙,自己难免也会觉得戏曲古旧和被冷落,心生困惑迷茫。可更多时候,幕落戏散,站在暗场的舞台中间,遥想国粹艺术的前世今生和熠熠星辉,又会心潮澎湃。武戏乾坤,京剧半壁,我愿以坚守为舟,勤奋作楫,传承前辈名家创造出的艺术精华和优良传统,并为了让京剧艺术在我们这个时代焕发不一样的光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崇德尚艺允古允新
王馗(中国戏曲学会会长)
国家京剧院和众多的京剧艺术院团一起,用持续不断的院团建设、人才培养和艺术创作成就,切实地绵延着京剧200余年的艺脉精神,拓展着京剧艺术为中国、为世界所共享的格局和境界。一个剧院的成长轨迹,成为国粹京剧当代发展的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以“崇德尚艺、守正创新”的要求,为京剧和戏曲工作者指出了立身、为艺、传承、创作的方向。国家京剧院是1955年以中国戏曲研究院的京剧实验工作一、二、三团为基础分立出来,成为以创作、演出为中心的国家级艺术院团。其正式成立又肇基于新中国的戏曲改革,按照“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指导方针,成为中国京剧改革与发展的示范性院团,《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野猪林》《红灯记》等力作展示了多元的艺术创作格局。其发展则与时代理想相交织,同人民审美相呼应,用有序的传承和有效的创造,彰显着京剧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的艺术品质。
在国家京剧院70年的发展进程中,从首任院长、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到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阿甲、翁偶虹、范钧宏等几代艺术家群体,无不在修身修德、从学从艺方面堪称示范。他们通过自己对京剧传统的严格恪守和对京剧创造的毕生奉献,为青年后学者树立了可以传续、可以借鉴的优良传统。而一代代的青年后继者也是沿着前辈师者的道路,一步步地成为爱国为民的艺术工作者,一点点地浸润在允古允新的戏曲传统中。因此,京剧的传承包括了从艺者人格品德的传承,也包括了京剧院团创作风格的传承,更包括了京剧张扬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戏曲理想的传承。这正是国家京剧院70年的传承发展带给今天年轻一代的启示。
以京剧艺术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历经千年,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之一。今天的青年艺术工作者正承担起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重任,切实投身于民族化的京剧艺术体系和戏曲理论体系的建构。
相关推荐:
- 2025-01-16
- 2025-01-16
- 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