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动不动说「活着没意思」, 你的回应真的很重要……
青少年对死亡的敏感和直白表达,往往不是真的想结束生命,而是他们无法找到更合适的方式来传达内心的痛苦。
孩子提到死亡,是在向父母倾诉负面情绪,希望获得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的。
作者:Nancy,本文根据游小挺直播内容整理。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最近朋友跟我诉苦,说女儿进入青春期,像换了个人。以前活泼小可爱,现在动不动就把“死了算了”、“好想死”、“活着没劲”,挂在嘴边。
朋友刚开始很震惊很心疼,跟女儿谈了几次,告诉她世界很美好之类。听多了就麻了,还忍不住吐槽:“有本事你死一个我看看,吓唬谁呢~”事后又很后悔,担心会恶化孩子的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说“想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上周,蓝橡树邀请到游小挺老师来到我们的直播间,给我们解读青春期孩子「厌世」的潜台词。
*本文根据游小挺老师的直播内容整理,以第一人称叙述。
游小挺老师,十余年从业。
有近5000小时青少年和家庭个案咨询经验,
曾为上海多所顶流国际学校提供心理咨询。
(受访者供图)
当孩子用“想死”,
去表达内心痛苦
有的孩子把“真没意思”,“不想活了”挂在嘴边,大人在听到往往第一反应是恐惧,或者愤怒:我每天这么辛苦,为什么你不珍惜,还不想活着?
要知道,青少年大脑跟成年人的不一样,他们对生命的眷恋没有大人那么深刻,他们对死亡的直白表达,往往不是真的想结束生命,而是他们无法找到更合适的方式来传达内心的痛苦。
孩子提到死亡,是在向父母倾诉负面情绪,希望获得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的。此时,父母可以放下自己的立场,不急于灌输道理,耐心地去倾听,帮助孩子找出内心的困扰。
面对孩子的情绪表达,家长要保持中正的态度去倾听孩子的感受。当家长可以俯下身倾听孩子,和孩子关系平等,就算孩子真遇到什么麻烦,他们也能从家庭得到有效支持。
还有一点很重要,家长要避免将自己情绪压到孩子身上,在自己感到不安时把焦虑和烦躁传递给孩子。
一个大人如果自己都活得很不开心,回家后经常抱怨,抱怨工作,抱怨生活,抱怨一切,给孩子留下生活很沉重的印象,让他们怀疑:是不是长大后我也会这么痛苦?从而失去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尤其到了高中阶段,孩子其实不太愿意跟父母倾吐心声,和父母的关系也非常微妙,有时候会处于疏离、冷漠甚至对抗。
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喜怒无常,父母要保证自己的情绪相对的稳定平和。
首先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把全部心思花在孩子身上,给孩子留足够的私人空间,让他去沉淀,休息和思考,支持他的合理需求。
如果是讲到了死亡这种沉重的话题,很少会有父母能保持稳定冷静的态度。一个建议是:当自身情绪不佳时,告知孩子“我需要一点时间调整情绪,等我处理好之后再和你好好聊”。这种沟通方式既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也避免了情绪冲突。
按照孩子的节奏
稳定内核抵抗外部压力
孩子表达“厌世”的原因,也是动态变化着的。
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影响力很大。长大后的压力来自四面八方——学业压力,升学考试、人际关系等。尤其当学习压力成为整个家庭的压力,父母守住自己的情绪稳定对孩子的意义就更为重要。
父母不要怕老师批评,尤其不要把老师的批评用怒火形式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样只会平添孩子的焦虑和对学校的抗拒。家长与老师好好交流,保持沟通,才能让孩子掌握知识技能、健康成长。
在学习上,我跟孩子有一个默契:他为自己的学业负责,不让老师来找我。当然并不是从一开始我们就互动得很好,这种互动模式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
相关推荐:
- 2024-12-22
- 2024-12-22
- 202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