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停止接触联合国机构目的何在 让联合国“听命于美国”?
据路透社2月3日报道,一位白宫官员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4日将停止美国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接触,并继续停止向联合国巴勒斯坦救济机构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资金。
此举正值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问华盛顿之际。内塔尼亚胡长期以来一直批评近东救济工程处,指责该机构煽动反以色列的情绪及其工作人员“参与针对以色列的恐怖活动”。
在特朗普2017年至2021年的第一个任期内,他切断了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资助,质疑其存在价值,称巴勒斯坦人需要同意恢复与以色列的和平谈判,并呼吁进行改革,但没具体说怎么改。
此前在1月20日,他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巴黎协定》,标志着美国在全球多边合作体系中的角色再次发生重大调整。这一举动不仅与前总统拜登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更被视为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强化。那么,特朗普频繁“退群”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复杂的政治考量?
特朗普的这一决定在很大程度上被解读为对拜登外交政策的直接反击。拜登在上任伊始便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和世卫组织,试图修复美国在国际社会的信誉。然而,特朗普此次选择再次退出,显然意在表明与拜登政府在国际事务立场上的根本分歧。
除了退出《巴黎协定》和世卫组织,特朗普还提名共和党众议员爱丽丝·斯特芬尼克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斯特芬尼克以打击“反犹主义”为名,主张美国应停止资助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这一决定被外界普遍认为是特朗普政府削减对国际组织资金支持战略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断供”向联合国施压,以迫使其在关键议题上更加迎合美国的立场。
相关推荐:
- 2025-02-05
- 2025-02-05
-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