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啥叫核磁共振

啥叫核磁共振

2025-02-10 来源:pengjian

磁共振是一种基于原子磁矩效应的现象,当这些磁矩在外部电磁场中时,会发生塞曼分裂,进而共振吸收特定频率的射频辐射,这一过程属于光谱学范畴,其特征频率位于射频波段,涉及到核磁矩在塞曼能级间的跃迁。

如今,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创新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对人体安全无害。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进行MRI检查,特别是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眼内可能含有金属异物、经历过动脉瘤银夹手术、体内留有金属碎片或佩戴金属假肢、处于危急生命状态以及患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应避免此项检查。此外,携带任何电子设备、医疗器材进入MRI室同样是被禁止的。对于怀孕不足三个月的女性,也建议避免进行MRI检查。

MRI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在检测脑部、甲状腺、肝脏、胆囊、脾脏、肾脏、胰腺、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体器官以及心脏大血管方面展现出卓越的诊断效能。与传统辅助检查手段相比,MRI提供了更多成像参数、更快的扫描速度、更高的组织分辨率和更清晰的图像质量,能够帮助医生识别早期病变,尤其在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金属物品会干扰磁场,接受MRI检查前,患者必须移除所有身上的金属物品,包括手表、金属项链、活动假牙、带有金属纽扣的衣物以及金属节育环等。装有心脏起搏器、体内有顺磁性金属植入物(如金属夹、支架、钢板、螺丝)的患者,则不适宜进行MRI检查。进行腹部MRI扫描前需要保持空腹状态,仅允许饮用少量水,以便更好地界定胃与周围器官如肝、脾的界限。

世界视角 2024-2025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