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多事之秋的荣耀,急需“关键先生”

多事之秋的荣耀,急需“关键先生”

2025-02-11 来源:pengjian

多事之秋的荣耀,急需“关键先生”

坐拥近400万粉丝的赵明,以往在微博上颇为活跃,言谈内容多是围绕荣耀展开,不过,他最近一次发言则是在1月29日,以拜年的方式与粉丝互动,别无其他。如今赵明的微博认证已经变更为“前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CEO”。

时间往回推至1月中旬,这个被曾被外界视为荣耀“灵魂人物”,在微博发长文与荣耀告别,他写道,“十年荣耀,是时候打个结了。以后不会再有明哥发布会的名场面了。”

在赵明发布这份告别信前几个小时,1月17日,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内网发布公告称:“赵明因身体原因,向公司提出辞去CEO等相关职务,董事会经过慎重讨论研究,决定尊重赵明的个人意愿,接受他的辞呈,同时决定由李健任CEO职务。”

短短3天之后,经常出现在新品发布会上的荣耀中国区CMO姜海荣,以及荣耀中国区销售部部长郑树宝相继离职,目前姜海荣的微博账号认证也已更改为“前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CMO”。

当下,荣耀正处于冲击资本市场的关键时期。2024年年底,荣耀方面表示,公司股改已完成,之后将适时启动IPO流程。然而在这是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上,荣耀发生巨变。

重要人事的变动背后,是荣耀市场份额的“失守”困境。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荣耀的市场份额下滑至13.7%,在国内手机市场的排名降至第五位。

全球科技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出的危险信号则更为醒目。2024年一季度至三季度,荣耀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依次为16%、15%、15%,呈现出逐季下滑的趋势。而到了第四季度,荣耀已沦为“其他”。纵观全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全年出货量达到2.85亿台,实现了4%的增长。然而,市场总量在增长,但属于荣耀的份额却较上一年有所下滑,仅位列第五。

多事之秋的荣耀,急需“关键先生”

意料之外的权力更迭

荣耀,作为华为自2013年起精心培育的子品牌,起初以互联网手机为主打产品,深耕中低端市场,其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曾一度逼近17%。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受美国芯片断供事件的冲击,华为消费者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同年11月,华为做出重大决策,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彻底退出新荣耀的股权结构,也不再参与其经营管理决策。荣耀独立后,曾面临一段艰难的时期。赵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从华为独立出来,荣耀经历过一段‘有什么物料就做什么’的困难时期。”他还提及,荣耀独立后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最低时仅有3%。

赵明早在1998年就加入华为,从一名普通的算法研发工程师起步,历任技术销售、3G基站研发负责人、无线产品管理部部长、无线CDMA&WiMAX产品线总裁、全球无线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意大利代表处代表、西欧地区部副总裁等多个重要职务。2015年,赵明正式接任华为荣耀总裁一职。2020年11月,荣耀完成与华为的切割,赵明出任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荣耀长达10年的核心人物,赵明可谓见证并推动了该品牌从华为子品牌到独立公司的转型。

震惊与难以置信,这几乎是大多数荣耀员工在听闻赵明离职消息时的第一反应。李涉(化名)自2021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便加入荣耀,从事安卓系统应用开发,他表示,1月17日晚,他和同事得知赵明离职的第一反应都是“不可能吧”。

事实上,赵明的离职并非毫无预兆。早在1月14日,坊间便流传出赵明即将离职的消息,更有传言称他将携整个荣耀Magic 7团队一同离开。对此,荣耀官方迅速作出回应,坚决否认了这些传闻。

然而,事态的发展出乎意料,3天后的1月17日,荣耀官方发布了公告:赵明因个人原因辞去了公司董事、CEO等职务,董事会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由李健接替赵明,继续推进公司的各项工作。

作为新任CEO,李健此前鲜少在公众视野中露面。根据可查阅信息,他于2001年加入华为,2017年起进入华为监事会,在战略管理和全球化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1年,李健加入新荣耀,先后担任管理团队核心成员、副董事长、董事、人力资源部总裁等关键职务。

赵明在充满不舍的离别信中写道,“从2015年负责荣耀品牌算整整10年,提笔犹豫了很久,非常遗憾地宣布一个极为艰难的决定:我将辞别荣耀…….十分遗憾无法陪荣耀走向下一个10年。”

市占率持续下滑之困

荣耀换帅风波背后的一个大的背景是,其正处于冲刺上市的关键阶段。

2024年12月28日,荣耀宣布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正式由“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更名为“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股改完成后,荣耀将适时启动IPO流程,通过首发上市推动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冲击上市是近年来荣耀的主要叙事元素。2023年11月,公司明确表态将推进IPO进程,并计划引入多元化战略投资者。2024年8月,荣耀进一步披露将于第四季度启动股改,为IPO铺路。此后,公司上市步伐明显加快,先后引入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金资本旗下基金、基石资本旗下基金、特发基金、代理商投资平台以及A股上市公司三人行等在内的多家战略投资者。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荣耀股东层由23位股东组成,包括深圳市鹏程新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宝安区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国资协同发展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国信资本有限责任公司、京东方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类型涵盖了地方国资、代理商、产业链供应商、运营商、第三方资本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的资本市场布局现状,目前仅有小米集团和传音控股分别登陆港股和A股市场。在此背景下,荣耀加速推进IPO进程,其能否成功跻身上市手机厂商行列,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2017年10月,正值小米紧锣密鼓地筹备上市之际,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家企业上市,应该选择在企业处于正向发展阶段,基础很稳健,业绩也很稳健的时候。那么,将视线转向荣耀,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它是否迎来了启动上市的最佳时机呢?

根据IDC数据,2022年第二季度、2023年第三季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荣耀分别以19.5%、19.4%和17.1%的市占率成为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的手机品牌,但这种高速增长并没有得以持续。2024年Q1至2024年Q4,荣耀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市占率分别为17.1%、14.5%、14.6%、13.7%,连续4个季度市占率持续下滑。

在多数行业人士看来,荣耀手机市场影响力下滑,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华为的回归。Canalys数据显示,从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4年第四季度,华为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稳步提升,尤其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当荣耀跌出市场前五榜单之时,华为却以1.29亿台出货量,紧追榜首的苹果,最终以17%的市场份额,与vivo并列第二。

外部环境的激烈变化,确实会给品牌自身带来了巨大挑战。相比之下,vivo、小米等厂商守住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一对比鲜明地反映出,荣耀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核心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从战略层面来看,荣耀正全力冲刺高端市场,并大力拓展海外业务,以期实现出货量的持续增长。在2024年12月底发布荣耀Magic7RSR时,赵明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强调:“海外有太多市场等着我们开发,是未来手机销量增长的核心来源。”

多事之秋的荣耀,急需“关键先生”

然而,开拓海外市场注定是一条充满挑战的征程。根据IDC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持续低迷,总出货量同比下降6.4%至12.4亿台。在这一竞争格局中,苹果以2.321亿台的出货量和18.7%的市场份额首次登顶年度冠军。三星以2.234亿台的出货量和18%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小米稳居第三,出货量达1.685亿台,市场份额维持在13.6%。传音和OPPO分别以8.6%和8.5%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四、第五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荣耀未能进入全球前五,具体出货量数据未被单独披露。

世界视角 2024-2025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