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谭天丨真假美国:关于特朗普的关税说辞
当地时间2月13日,特朗普宣布了最新的关税决定: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对其他国家加征“对等关税”。这意味着,美国的贸易伙伴,全部面临着新的关税威胁。
这个月,美国出台多项关税措施。这些关税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特朗普政府这一轮关于关税的说法,很多是自相矛盾的,还频频出现政策反悔的情况。第二,美国现在不再是“就关税谈关税”,关税还会用于非经济目的。
应对这些关税,首先需要认清特朗普表态的虚虚实实,才能有的放矢。
对此,谭主梳理了特朗普自竞选以来有关关税的7种不同表态。
过去一周,特朗普一直在给“对等关税”造势,不断通过美国媒体和社交媒体渲染“‘对等关税’马上就要来了”的氛围。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院长应品广告诉谭主:
严格意义上的对等,意味着你对我征收的关税是多少,我对你征收的关税就是多少,需要对每件商品进行税率核算。
据统计,这涉及约5000种商品、186个国家和地区。也就是说,需要进行930000项核算。
过去一周,因为核算量太大,宣布“对等关税”的时间多次被推迟。
特朗普前几天说的是“对等关税”将立即生效,现在,生效时间又变成了未来几个月。
哪怕是美国不久后制定出了“对等关税”的具体政策,这些政策的执行也成问题——过去一个月,美国多次暂缓加征关税,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商务部、美国海关等执行部门都没有做好准备,美国海关用来扫描包裹的X光机甚至都不够。
谭主注意到,现在,部分国家存在一种条件反射是,美国一出手关税,这些国家就开始讨论应该如何谈判。这些“谈判”,基本说的是要怎么让步,才能请美国“高抬贵手”。
这一次的“对等关税”宣布后,美股全线上涨,三大指数平均涨幅超过1%。美国资本都高兴坏了,认为又出现了“谈判”的契机。
考虑谈判之前,应该首先辨明“对等关税”有多大成分是在虚张声势,而不是任由美国“出牌”。
宣布完“对等关税”后,特朗普专门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特朗普多次提到欧盟,暗示接下来欧盟将成为征收“对等关税”的重点地区。
特朗普对于欧盟的认知,是一个单词:很坏(nasty)。
特朗普经常用“坏”(nasty)来形容他讨厌的人:希拉里、CNN的记者、民主党政客……据统计,伟大(great)、美丽(beautiful)、坏(nasty)是特朗普的常用词“三板斧”。
特朗普所认为的“坏”是多方面的。他在发布会上提到,欧盟的税收太高,欧盟国家对北约的军费投入太少,这些都是占美国便宜的行为。
美国商务部长提名人此前提到,特朗普政府将逐个国家逐个国家地考虑关税问题。这意味着,美国将分阶段地对不同国家加征关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纪文华告诉谭主,结合特朗普过去一个月的部署来看,他加征关税的先后顺序大致是:加拿大、墨西哥、中国、欧盟国家、日本、韩国、印度、东南亚等,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是下一步的重点。
这些国家,很多都在做反制的准备。
集纳过去一个月这些国家的表态,目前,国际社会储备的反制工具包括:对美国加征反制关税、对美国科技企业发起反垄断调查、动用反胁迫工具限制美国企业进入本地区市场、加大政策力度吸引其他国家投资、寻找进出口替代等。
特朗普召开新闻发布会后,白宫又发布了一份情况说明书,更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征收“对等关税”。
相关推荐:
- 2025-02-23
- 2025-02-23
- 202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