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甘井子检察院创新开展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春寒料峭的二月,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华路司法所内暖意融融,一场特殊的帮教正在进行:检察官们身着便装,与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明宇同学(化名)围坐桌前,从CBA联赛聊到校园运动会,从学校图书角聊到最近爱看的书,少年紧绷的神经在轻松对话中逐渐放松。这是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检察院推行“三‘不’工作法”的日常场景,也是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新模式的探索实践。
该院在刑事执行工作中,探索建立了“司法保护+社会支持”双轨帮教体系,联合大连市社会心理工作室将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作为提升高质效办案水平的有效手段。经过调研,发现传统矫正工作存在“三重压力阈值”,由此探索出“司法温度公式”量化帮教模式,将司法温度转化为可量化的科学参数,通过精准拆解帮教过程中的压力因子,以“心理干预数据化、教育矫治可视化”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对最高检提出的对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科学转化。
三“不”工作法是该院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举措:一是去标签化接触:不着制服,便装会面消除身份隔阂;二是非程式化沟通:不刻板说教,家常对话拉近距离;三是零痕迹化保护:不拍照记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
“最近关注辽篮了吗?听说要引进一位新外援。”检察官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点亮了少年有些黯淡的眼眸。话匣子渐渐打开,当明宇同学吐露“想竞选体育委员却觉得自己不够资格”的顾虑时,检察官解释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你的犯罪记录已经依法封存。除司法机关办案需要外,其他单位都无权查阅你的记录。不用担心,你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平等地参与竞选。”随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相关条款的逐一解读,少年紧绷的神经逐渐放松,眼里也流露出自信。
相关推荐:
- 2025-02-23
- 2025-02-23
- 202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