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企业没钱难,有钱也难?
“投早投小投硬”,对于当下的一级市场来说,这六个字已经不仅仅是句口号。
比如投中研究院就通过数据整理发现,如果横向对比2020年到2024年(截至11月)这四年的中国VC/PE市场,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偏向早期成长阶段的VC投资越来越活跃,VC事件数量的市场占比从2020年的35%快速上涨到占据主导地位的60%。
在这个过程中,“种子轮/天使轮”成为了增长最迅猛的投资轮次。2024年1月到11月,国内市场共诞生超过1700起早期融资案例,相比于2023年的1315起大幅增加,交易数量占比达到了26.9%,仅次于A轮的46.9%。
而这些钱,几乎都指向鲜明地流动到了以电子信息、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等有显著“科创背景”的赛道中。其中仅“电子信息”就发生投资案例超过2300起,拿下了一级市场30%的资金。
无独有偶,在Crunchbase今年10月的最新报告中,虽然全球风险投资行业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表现持续低迷,总投资额仍然呈现环比、同比双下滑的趋势,但主要的下滑都集中在靠后的大型轮次中。如果仅仅统计A轮之前的早期轮次,实际上已经触底反弹,出现了10%左右的增幅。
至于原因是什么,大家估计已经听出老茧来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增量红利消失、全球产业结构发生剧变、人口结构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等等因素,都潜移默化地推动了我们如今看到的一切。
所以今天我想说的,并不是科创企业的融资有多热闹,而是聊聊一个反直觉的现状:其实对于科创企业来说,融资仍然是一件难事,科创仍然是一条融资比例很低的赛道——并且这个背景下,拿到钱的和没拿到钱的科创企业,其实都挺烦恼的。
“没钱的烦恼”
先来聊聊“没钱的烦恼”。虽然在“投早投小投硬”的共识下,VC/PE们的热钱开始集中到硬科技赛道,但从绝对数量上看,科创企业们仍然是缺钱的。
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前不久公布的一份调查,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只有不到5%能够完成直接融资,主要的融资渠道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而目前大多数的银行贷款仍然以“不动产抵押贷款为主”。可想而知,在“高不确定性轻资产”特征显著的科创赛道,难度只能更高。
如果用积极层面去思考,也正是“科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动了我国VC/PE的成长。中国VC/PE行业30多年的发展时间里,累计投资企业数量超过20万个,整体投资规模接近15万亿,其中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分别达70%和40%左右,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例超70%。
换句话说,当下的科创时代,其实更需要VC/PE行业去扮演科创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现实情况是,经历了2021年美元基金大放水时代后,科创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估值虚高,这直接造成了两个结果——很多投资人的钱被套进去了,退不出,自然也投不了;估值模式被严重破坏,需要形成一个新的定价体系,但很显然创投双方达成共识需要时间。
在这个背景下,大量的初创企业拿不到融资/找不到新融资。我今年看到了无数惨淡的数据报告,其中最惨的一份显示在过去一年风投机构亏损退出的比例达到了70%,是2009年次贷危机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D轮及以后轮次的投资,“绝大多数”都只能亏损退出。
第二个困境是,随着对范式转换的强调,人们越来越需要从实验室里找到前沿的方向。但来自实验室的创业者,与资本市场之间,对“周期”的理解有着本质不同。我甚至看到一家国外的科创行业网站,旗帜鲜明地建议“科学家们创业不要太早期的接触资本”,原话是“不要在科学的假设阶段让资本参与进来,否则会严重搁置开发进程”。
总而言之,无论是有心无力,还是“社会分工的本职使然”,VC/PE并没有办法在当下的科创时代真正兑现人们预期中的“桥梁作用”,科创企业们仍然将不可避免的“缺钱”。更何况科创企业的“烧钱”还是上不设限的,以2022年数据为例,科创板上市公司在2022年投入研发金额达到了1284.68亿元,同比增长2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6%。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明确将“科技金融”置于首位,强调科技金融的重要性在当前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尤为突出。此后,各地纷纷推出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设立“科创贷”绿色通道等举措,也正是来自创投体系中原本奏效的“桥梁作用”出现失灵。
“有钱的烦恼”
那么有钱的烦恼来自哪里呢?
首先来自越来越多元的出资方。过去创业者在寻找投资的时候,通常只需要根据业务需要,去区分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现在一级市场逐渐以国资为主导,高校基金、产业CVC、险资纷纷入场。
多样的资金来源,带来了多样的合规要求。这对于很多还在“企业家养成”阶段的项目团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曾经就有一位投资人心有戚戚地跟我吐槽,说以前有一家国资基金,原本欢欢喜喜地拿到了某企业的独家轮,结果到年底审计的时候,发现这个公司有很大一笔财务费用的支出,倒查发现里面可能存在问题。
虽然最终的调查结果证明了这是场误会,但整个机构在上面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情绪成本是难以被低估的。
如果再考虑到科创行业自身的特殊性,问题就变得更复杂了。比如科技公司通常具有较高的研发投入和较短的产品生命周期,这可能导致财务数据波动较大,难以准确反映公司的长期价值。科创企业的资产类别通常也更复杂,包括知识产权、客户列表、已开发软件等等,但专利数量并不总能反映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且研发投入的高低也未必能直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知名金融科技公司Carta在今年正式宣布推出“破产服务”,很大程度上也正是面向“科创行业”的。他们在声明中鲜明地表示:
“创业公司通常拥有大量的资产,从未完成销售的库存商品、办公用品以及各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又包括开发的软件、客户列表、业务计划表等等,但知识产权的定价是复杂的,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很少会为知识产权设置一个账面价值,在破产的过程中如何分配知识产权的归属,更会涉及到复杂的会计方案。”
即使国内外创投环境再有所不同,但至少这一层底色是相通的。
其次,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于财务管理的需求不同。比如增长不明确、盈利低、风险大是初创期企业的普遍发展特征,相对应的成长期企业的核心财务诉求是实现资金与企业高增长的匹配,以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实现持续增长。
同时,初创公司的内部画像也是极其复杂的,总体可以形容为“小市场,大散居”。据投中网根据召募智慧招商系统数据编制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22万家,除了占比最高的广东(19.16%)之外,还有江苏、浙江等6个省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其中接近80%的注册资本低于5000万,处于标准意义上的早期阶段。
“小市场,大散居”则意味着成本上的不确定性(一些人员流动、产品线搭建)很高,尚未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客户体系,对于财务的灵活性也有很高的要求,也带来了一定不合规甚至造成损失的空间。
这些现实困境,显然那很难单靠VC/PE的投后,或者第三方的金融服务平台赋能来彻底解决,需要银行等辐射能力强、辐射范围更广的角色来扮演新的“桥梁角色”。
但这在实操中仍然很有难度。虽然许多银行都设立了针对科创行业的扶持政策,但通常的路径是”总行确定政策方向——落地下发到分行——分行下面有支行——支行又分一级支行二级支行——最终由支行的客户经理去落地”。这导致银行推出的通常只是“普适性政策”,一线客户经理虽然普遍洞察到了一些区域性的,针对个别的行业需求,但很难最终有效反馈到决策层,原本好的“政策”也只能无奈的空转。
各地面临的“产业扶持”也有类似的难点。虽然各地也针对科创企业出台了多项政策,但也针对不同区域的产业基础、发展需求做出了不同的要求。企业不知道怎么申请,政策链接不同精确的人群。
这都需要更进一步的“数字化”“科技化”来解决,而这个解决过程是很难一蹴而就的。
以微众银行为例,这家目前最为人所熟知的数字银行,就洞察到上述难点,一直期望通过科技的手段去解决问题。
“需要一座新桥梁”
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如五大文章所强调的,想要真正为“万亿资金潮涌向科创”搭桥,如何驱动银行这个关键的资本环节赋能科创企业、金融科技如何赋能创投行业,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因此大概一年前,“科技金融”成为了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多家银行宣布对“科技金融”领域的组织架构调整,从根本上改变组织架构、业务模式、考核体系等,以适应当下的科创节奏。
而作为数字金融先行先试的探索者,微众银行则将“读懂科创企业”“以科技服务科技”凝练成了新的发展主题。
微众银行2014年成立,是“以科技为核心发展引擎的数字银行”,小微企业是其服务的重点,自建行之初就坚持走开放路线,强调和同业及跨行业伙伴的合作,尝试构建一套更“适配个性需求”的体系。
从2020年开始,微众银行打造专注于服务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双创主体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差异化特色科创金融服务。
比如在传统银行的体系里,当他们决定服务的某一个板块,通常的判断标准是企业规模、营收等指标。而微众银行为了读懂更多中小企业,他们选择在此基础上,更看重能够自身体系的覆盖面,“首贷户”进而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首贷户”指的是这个客户原来从来没有成功过从另外一家银行申请到贷款,而微众银行是第一家愿意给他授信的银行。
对“首贷户”强调有效地帮助他们搭建了更完善的数据与风控模型,进而敢于推出纯粹的、不依赖房产抵押的、更适合科创企业属性的纯信用融资服务。也有效让微众银行,找到了不仅限于融资的金融科技赋能路径。
以学泰科技为例。深圳学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科创”底色浓郁的企业,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致力于推动制造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集软硬件设计、研发、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为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微众银行对于学泰科技的第一个帮助是用“数字化”健全企业。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现金流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学泰科技投入过很多人力物力。但是在制造业行业,本身回款账期之类的问题就是通病,会对企业财务产生各种影响,因此他们常常陷入整个资金链会比较紧张,也难以解决。
因此学泰科技最开始接触的是微众银行微业贷。微业贷全程线上化操作,且不需要抵质押,对于当时的学泰科技来说是非常友好的金融产品。此后又伴随在赛道上越做越细、越做越深,学泰科技也持续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迈进,进一步申请了微众银行科创贷款,获得了300万的授信额度。
解决了基本诉求,学泰科技开始尝试通过微众银行的产品,用数字化拔高企业。
学泰科技成长过程中,不仅体验了数字化信贷服务所带来的便捷融资,出于对数字银行的更多期待,也体验了微众银行企业金融所提供的“企业+账户”“数字创投”等更具有定制化色彩的金融服务。
“企业+账户”主要针对初创期科创企业对于注册、账户等必备要素操作流程不熟悉等难题,通过企业+账户为科创企业提供便捷开户、支付结算等服务。
“数字创投”也是学泰科技高频使用的一项定制化的服务。目前微众银行微创投投融资综合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微查找”“微洞察”“微推荐”等服务,不仅能协助企业快速了解投资机构赛道、偏好、既往投资标的等,还有基于AI模型的企业机构匹配模型,能够基于企业画像需求与机构投资偏好,精准匹配适合企业的投资机构。学泰科技CFO吴洁瀚表示,借助微创投平台可以接触投资机构,了解行业风向,与微众的投行同事交流,亦给了关于企业股权融资、企业发展上的建议和帮助。
微众银行科技金融部副总经理袁伟佳在回顾这些案例的时候感慨道,“从无到有,从优到特,对于科创企业来说,微众银行不仅是资金和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更成为了帮助他们链接各种资源的‘合伙人’,坚持用数字化的能力做好真正有价值且与众不同的服务,为企业经营带去更大进步,创造更大的价值。”
多年的服务经验让微众银行对科创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有深入理解,加之拥有大量的企业数据和信用信息,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将为深陷“两难问题”困扰的科创企业们提供越来越多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据悉后续,微众银行还将向前服务更多初创企业,例如推出企业成立一键安装包等服务,并为成熟期科创企业定制场景数字金融解决方案,全方位赋能企业全生命周期稳步成长。总而言之,科技金融服务是推进科技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一环,应当鼓励更多有责任感,有能力的政银投各方为科技行业架桥铺路,互相促进,我们也期待着看到一座“新的桥梁”重新架设在科创与市场期间,推动活水远远不断涌动。
相关推荐:
- 2025-01-08
- 2025-01-08
-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