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银行存贷业务突然“踩刹车”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逼近红线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摇篮之一。作为连接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温州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继杭州、宁波之后的浙江第三大经济强市。
地处温州的城商行温州银行,表现却不理想。
2025年开年第一天,温州银行抢先发布年度成绩单。虽然营收净利继续双增,但增速放缓。而且,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贷款规模,均变为小幅增长,而客户存款规模不增反降。
备受关注的是,温州银行存在补充资本压力。截至2024年9月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7.81%,虽然较2023年末有所回升,但仍然逼近监管红线。
早在2008年,温州银行就有IPO上市梦,17年后的今天,仍处于上市辅导阶段。
净利增速放缓至个位数
选择在2025年开年第一天发布年度成绩单的温州银行,经营业绩并不突出。
成绩单显示,2024年,温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2.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50亿元,增幅约26.78%;归母净利润19.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0亿元,增幅约9.97%。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近4年最低。
2021年至2023年,温州银行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5.42亿元、57.10亿元、73.12亿元,同比增长30.90%、3.03%、28.0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亿元、9.18亿元、17.46亿元,同比增长24.29%、363.22%、90.22%。
从2024年的经营业绩看,第三季度力挽狂澜。上半年,该行营业收入为40.83亿元,同比增长10.42%。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66.23亿元,同比增长24.64%,其中,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25.40亿元,同比增长57.18%。营业收入中,第三季度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70亿元,同比大增630.77%。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何在第三季度突然暴增?温州银行没有说明。
第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也是异常增长。上半年,该行归母净利润为11.19亿元,同比下降17.57%。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为16.83亿元,同比增长5.36%。以此计算,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64亿元,同比增长134.02%。
实际上,整体而言,温州银行的经营业绩均不理想。
拉长时间轴线,早在2016年,温州银行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45.96亿元、10.29亿元。此后的2017年至2020年,该行营业收入均未超过2016年的水平,而归母净利润则明显下降,2020年仅有1.59亿元,同比下降77%。
2016年至2023年的9个年度,只有2023年的营业收入突破性增长,当年归母净利润异常爆发式增长。
遗憾的是,2023年的高速增长未能延续。2024年,营业收入异常波动,归母净利润增速放缓至个位数。
截至2024年底,温州银行的存款、贷款及垫款分别为3553亿元、2975亿元,与上年末变动-72.54亿元、149.40亿元,存款不增反降,这是该行2016年底以来的首次。贷款及垫款虽然有所增长,增幅也仅为5.29%,而2022年底、2023年底分别同比增长27.46%、28.24%。
存贷贷款业务均“踩了刹车”,温州银行究竟怎么了?
17年IPO长跑仍无进展
温州银行有一个“上市梦”,这个“梦”已经做了17年。
温州银行成立于1998年12月,前身温州市商业银行由29家城市信用社、6家金融服务社和8家营业处整合而成。通过多次增资扩股和股本结构优化,注册资本由2.9亿元增至66.92亿元。2007年,更名并启动跨区域经营,相继在上海、杭州、宁波等9地设立异地分行,下辖属分支机构186家,对温州本土网点实现了全覆盖。
归母净利润大幅波动的温州银行,存在明显的资本补充压力。2021年至2023年,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18%、8.65%、7.65%,连续下降。2024年9月底,回升至7.81%。
即便是回升到7.81%,也逼近了7.50%的监管红线。
2024年前三季度,A股42家银行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的是兰州银行,达到8.28%。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银行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86%、12.44%、15.62%,温州银行的这三个指标值分别为7.81%、9.72%、12.03%,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IPO上市募资,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重要途径,温州银行曾积极筹备推动。
2008年,温州银行在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专题讨论IPO事宜。
2009年,温州银行通过上市辅导期,但一直未见进一步的实质性动作。
2012年,温州出台“温州金改12条细则”,其中提到,“推动温州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上市融资”。2014年,市场传闻,温州银行的新上市计划已递交至温州市银监局,准备转道港股实现IPO上市,但没有了下文。
公开消息称,2018年11月,温州银行召开201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了多项议案,核心内容为A股上市事项,选择中金公司作为保荐人,为其提供第二次上市辅导。
2019年1月31日,温州银行正式开始接受中金公司的上市辅导。然而,5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中金公司发布的关于温州银行上市辅导进展报告已经达21期,目前仍然处于上市辅导阶段。
中金公司在第21期上市辅导进展报告中表示,温州银行目前仍有部分自有房产、土地及租赁房产存在权属瑕疵,将对温州银行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关联交易等进行辅导,督促整改。
由此可见,温州银行的IPO仍然还没有定期。
内控不足频频被罚
温州银行IPO之路曲折艰险,除了与其盈利能力不稳定相关外,还与内控不足、治理不完善有关。
2021年5月,温州银行高层进行大换血,由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会五位高层入驻接管温州银行,温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建清被免去所有职务,任命陈宏强为温州银行党委书记兼拟任董事长,拟任邢岛为行长,拟任吴剑红为监事长,拟任谢作雷、柴雷鹰为副行长。
目前,该行董事长为陈宏强、行长为邢岛。
高层如此大规模换血,这在业内并不多见。在此之前的2020年5月,掌舵温州银行近10年行长吴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2022年12月28日,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温州银行原行长吴华等4人受贿、挪用公款、违法发放贷款、违规出具金融票证、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吴华被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等。
在此前后,温州银行因为违规频频被监管部门处罚。
2018年,温州银行被罚款924万元,其中因贷款管理问题被罚843万元。2019年7月,该行及分支机构因虚增存款被罚款389万元,并取消了一位高级管理人员2年的任职资格。
2020年10月,温州银行台州分行又因虚增存款、贷款“三查”不到位、违反房地产行业政策、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145万元。
2021年3月,温州银行台州分行因贷款发放与支付管控不严,部分贷款资金支付后用于缴纳土地款;贷后管理不到位,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流入证券市场等违规行为,被处罚款70万元。当年5月,温州银行上海分行被罚款250万元,涉及违规向项目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部分流动资金贷款变相用于支付拍地保证金、以存款作为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等违规行为。
2023年,温州银行及分支机构频频收到罚单,涉及的违规行为包括要求贷款客户支付额外费用用于存款贴息资金,瞒报案件信息;违规发放贷款;提供虚假资料,客户经理利用职务之便侵占银行资金等。监管还对利用职务之便侵占银行资金的乐清支行客户经理朱云峰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的处分。
2024年6月,温州银行丽水分行因为贷前调查未尽职被罚款30万元。
中金公司在第21期上市辅导进展报告中还表示,将督促温州银行就近期受到的行政处罚完成整改。
盈利能力不稳定,急需补充核心一级资本,IPO长跑17年仍未见到曙光,温州银行该如何突围?加强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合规合法经营,积极开拓,服务好实体经济,可能是温州银行健康发展的唯一之路。
相关推荐:
- 2025-02-06
- 2025-02-06
- 2025-02-06